人民币汇率重新回到6之后,央行开始了降息操作,这是为了稳定长短搭配流动性吗?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探讨一下。
中亿财经网11月19日讯,
2018年3月,美联储开启2018年首次加息,中国央行跟随上调逆回购操作利率,从2.5%升至2.55%。进入2019年,美联储多次降息,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并未同步跟随。
近期,货币市场利率已整体边际走高。11月15日,隔夜Shibor(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)报2.6930%,上涨2.70bp;7天SHIBOR报2.7370%,上涨5.50bp;DR001(银存间隔夜质押式回购)加权平均价报2.7784%,DR007加权平均价报3.0148%。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,此次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,有望扭转此前4个月货币市场利率整体边际走高,且8月和10月的DR007平均利率水平已高于上年同期的状况,意味着从11月开始,“宽货币”势头有望恢复。
央行11月16日发布的《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尽管强调坚决不搞“大水漫灌”,警惕通胀预期发散,但同时也强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不再提“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”,并将之前的“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”表述调整为“加强逆周期调节”。这也为下一步维持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留下空间。
11月5日,央行在续作MLF的同时,MLF利率由3.3%下调至3.25%。11月15日,央行在当日无MLF到期情况下开展MLF操作2000亿元,中标利率持平于3.25%。
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,11月已开展了6000亿元MLF操作,叠加18日的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反映央行继续通过“OMO(公开市场操作)+MLF”的政策工具组合,长短搭配,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,稳定流动性预期。
今年5月,中国银保监会从取消外资股比限制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等方面,提出12条银行业、保险业新开放措施。7月,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在深入研究评估的基础上,再次推出11条新开放政策措施,涉及养老金管理公司、理财公司以及债券市场等多方面。9月,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(QFII)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(RQFII)的投资额度限制。最近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》,再次提及加快金融业开放进程。
金融开放举措的密集落地体现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心,也进一步吸引了外资金融机构和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。一方面,外资机构纷纷加快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,不少金融机构选择增资中国分支机构或申请新的业务牌照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二季度末,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机构、116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51家代表处。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共设立59家外资保险法人机构和131家代表处。